一、全国政策资讯
01、2025年度深圳惠民保正式上线!88元保费不变,保障全面升级
近期,2025年度“深圳惠民保”上线发布会召开。深圳基本医保参保人以及深圳户籍的异地医保参保人,可参加2025年度深圳惠民保,不限年龄、职业、健康状况。集中参保期为2025年4月22日至6月30日,保障期是2025年7月1日至2026年6月30日,错过时间将无法补缴。
新一年度深圳惠民保在原有保障待遇上再次进行升级,通过“五降、三拓、一增”全面优化产品保障内容,继续提供“一站式”直接理赔和医保个账支付保费等便利措施。
五降:理赔门槛再降低 五项待遇免赔额下调4000元
与去年同期相比,2025年度深圳惠民保的五项待遇免赔额全面下调4000元,降幅最高达28.6%。此外,“连续参保激励政策”得以延续,连续2年及以上参保的人群,免赔额再降1千元。
三拓:拓宽住院自费、罕见病高价药及“港澳药械通”专项待遇保障范围
其中拓宽住院自费保障方面。为进一步推动更多医保目录外的自费诊疗项目、创新药械纳入深圳惠民保保障范围,持续减轻参保人住院自费负担,通过合并整合往年待遇,新增了“待遇二:住院自费合规药品、耗材、诊疗及检验检查费用保障”,免赔额为1.1万元(连续参保则为1万元),支付比例70%,年支付限额120万元。
一增:参保人群再扩面 深户异地医保也可获得保障
2025年度深圳惠民保首次将参加异地医保的深圳户籍人员纳入参保范围。不论是参加异地医保的随迁老人,还是在异地就业或就读的深圳户籍人员,参加深圳惠民保后,都可经过异地医保报销的合规医疗费用可继续享受待遇保障。
支持医保个账缴费,“一站式”直接理赔更省心
市民群众可继续使用医保个人账户余额为符合深圳惠民保参保条件的本人、配偶、父母、子女参保,也可通过线上支付渠道自费参保。特别是2023年、2024年已勾选了“自动重新参保”服务的参保人,本年度将在4月22日至4月28日期间自动通过医保个人账户或者微信支付等划扣进行参保,无需个人再主动参保。
作为“政府指导、商保承办”的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深圳惠民保坚持应赔尽赔,全面实现省内9600余家定点医疗机构 “一站式”直接理赔:参保人可在省内就医结算医保费用时,同步结算深圳惠民保理赔费用,有效减少参保人“需垫付、耗时长、资料多”的问题。
那么符合条件的参保人可以通过什么渠道参保呢?
参保人可以关注官方指定参保平台“深圳惠民保”微信公众号参保缴费;同时,还可以通过“深圳医保”“微保”微信公众号、 “支付宝”“云闪付”APP进行参保,或通过线下服务窗口咨询办理。此外,交通银行APP也作为今年新增的参保渠道,为更多的参保人提供参保服务。
为进一步提升企业员工的医疗保障力度,便利用人单位为员工统一参加深圳惠民保,用人单位可通过“广东政务服务—单位社保网上服务”入口一键为员工参保。[深圳特区报]
02、深圳首推智能应用“深小注”,实现登记注册全过程AI智能申报
记者从深圳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具有AI智能申报功能的“深小注”正式上线,简单对话即可办理营业执照!“深小注”智能应用是深圳首个通过自然语言办理登记注册业务的大模型,目前已实现个体工商户自然语言全流程申报,标志着政务事项申报正式迈入“全过程智能化”新阶段。
个体工商户申请人仅需通过“深圳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进入“商事登记微申报”,选择“AI申报”,提供拟注册的经营场所房屋编码,并通过对话问答方式说出拟使用名称或拟从事行业,“深小注”就能智能推荐名称、经营范围,最快两轮对话即可完成关键信息采集。
“深小注”可通过自然语言交互快速解析用户需求,利用数据共享信息和采集内容自动填表,直接进入到签名环节,完成签名即可自动申报。从登录到提交,全程像微信聊天一样简单,填报事项由原来的26个数据项简化至最少2次对话、填报2项数据即可完成申报,时间从原来的30分钟压缩到最快3分钟,为个体工商户办理营业执照打造“极速通道”。[深圳特区报]
03、人社部回应:换了新社保卡,之前卡里的钱怎么办?
社保卡具有社会保障功能和金融功能,补换社保卡后需要启用社保功能和激活金融功能后才可使用对应功能。在进行社保卡换领时,银行账户资金不受影响。
如换卡后仍为原社保卡服务银行,原卡的银行账户资金可以转至新卡,需持卡人认证后方可使用。如更换为其他的社保卡服务银行,原卡的银行账户按照管理要求应在一定期限内注销,持卡人需自行转移原卡账户资金。[人社部]
04、杭州生育津贴直接发放给员工本人
为更好地保障女性职工产假期间的权益,杭州医保在现有的生育津贴“省心办”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发放流程,从2025年5月1日起,已按规定参加杭州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的各类企业、民办非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用人单位在职职工,符合生育津贴申领条件的,可由参保人员或所在用人单位经办人申请,经医保经办机构审核通过后发放至参保人员本人银行账户。用人单位和参保人员在2025年5月1日前申领生育津贴的,医保经办机构按原渠道拨付至参保人员所在用人单位银行账户。[杭州市医疗保障局]
05、青海调整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近日,青海省政府下发通知,决定从2025年5月1日起调整全省最低工资标准,将月最低工资标准由现行的1880元/人,调整为2080元/人,增幅为10.6%;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由18元/人,调整为20元/人,增幅为11%。(人民网青海站)
06、15省一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过万元
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了31个省份2025年一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共有15个省份一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过万元,3个省份一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万元大关,分别是上海、北京和浙江。其中,一季度上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766元,位居第一。北京一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06元,位居第二。[第一财经]
07、山西:延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惠民政策措施
近期,山西省人社厅、省财政厅、国家税务总局山西省税务局联合印发《关于我省延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惠民政策措施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实施4项稳岗惠民政策措施,支持企业稳定岗位,助力提升职业技能,兜牢失业保障底线。
延续实施稳岗返还政策。大型企业按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30%返还,中小微企业按60%返还。执行期限至2025年12月31日。对严重违法失信企业以及注销、吊销营业执照,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等无法正常生产经营的企业不发放稳岗返还。
延续实施技能提升补贴政策。参加失业保险12个月以上的企业在职职工或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取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按照初级(五级)1000元、中级(四级)1500元、高级(三级)2000元的标准申请技能提升补贴。每人每年可享受1次补贴,执行期限至2025年12月31日。[中国政府网]
二、名企职场头条
08、AI面试覆盖率近50%,招聘场景加速智能化
据报道,为了提高人岗匹配效率,今年不少招聘方都引入了“AI面试”“AI简历优化”等功能。调研显示,今年春招近50%的招聘企业,通过AI面试等方式进行招聘;19%的招聘企业正在部署AI大模型,以用于简历筛选、面试等场景。[央广网]
09、小米被曝要求员工日均工时不低于11.5小时
近期,有脉脉用户发帖称,小米要求员工日均工时不低于11.5小时,其中低于8小时需要提交说明,工时排名靠后的要被约谈,甚至劝退。“小米被曝要求员工日均工时不低于11.5小时”话题冲上热搜。
据九派爱体育最新官方网站,多位小米员工证实了这一情况。小米手机部门一员工表示,不同组情况不一样,日均工时要求低的组是10.5小时;有的组甚至要求日均14、15个小时,他们部门要求12.5小时,“但领导都是口头要求,不会留下痕迹。”
小米上海一员工说道,他们部门确实要求平均11.5小时,就是9点上班、8点半下班。“我之前平均工时达到了12小时,还是因为排名靠后,被领导约谈了,”另一小米江苏员工表示。
此外,请假也会影响日均工时,一个月只要请假一天,日均工时就不满8小时,需要额外加班去补回来。上述手机部门员工透露,小米这样查工时已经有一年多、近2年了,不知道为什么最近网上突然都开始讨论。[第一财经]
10、小红书宣布取消员工大小周、竞业
4月24日,小红书发布全员信,称公司基于信任设计机制,致力于建立与员工的长期关系。并宣布将从5月1日起,不新增现金或期权竞业,原有的现金和期权竞业全部释放。据了解,小红书是各互联网公司中最为明确提出取消竞业的公司。全员信还发布另外两项变化:小红书员工在离职时期权可申请回购;取消隔周周六工作的安排。该两项变化也均于5月1日起生效。[36氪]
11、微软:绩效不佳员工两年内不得调岗或再聘
据报道,微软正推出一套新政策和工具,旨在提升团队表现,同时加大对绩效不达标员工的处理力度,规定这类员工两年内不得在微软内部调岗或重新入职。 微软的评估体系以 0 至 200 计分,直接决定员工所获股票和奖金的多少。[IT之家]
12、百度:未来三年将面向校园开放2.1万个实习岗位
4月19日,百度招聘官宣,未来三年,百度将开放21000个实习岗位给优秀校园人才,并持续加强对实习生的培养,进一步提升实习转正率。今年3月,百度已面向在校学生开放3000+暑期实习岗位,87%与AI相关,覆盖大模型、机器学习、无人驾驶等领域。此外,百度今年也将启动管理培训生计划、AIDU计划,面向AI领域招募顶尖校园人才。[36氪]
13、华为:2025年拟招聘1万+应届生
据报道,华为公司2025年“勇敢新世界”校园招聘计划将面向应届毕业生开放超60类技术岗位,招聘规模达1万余人,较2024年实现两位数增长。招聘重点聚焦AI工程师、软件开发工程师、硬件技术工程师和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师等新兴领域人才,以满足公司在智能终端、高性能计算等业务板块的快速扩张需求。[和讯网]
三、新产业观察室
14、深圳企业专利创新实力百强榜出炉!
4月21日,在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知识产权成果发布会,2024年度深圳企业专利创新实力百强榜出炉,其中,百强企业高价值发明专利量之和为11.9万件,占全市高价值发明专利总量的60%。
本年度上榜企业均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其中前十企业是:华为技术、腾讯科技、中兴通讯、比亚迪股份、荣耀终端、平安科技、惠科股份、华为数字能源、迈瑞生物、TCL华星。
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百强榜中人工智能产业的企业多达38家,是2023年百强榜单中人工智能企业数量的2.2倍,入榜的人工智能企业中既有华为技术和腾讯科技等科技大厂,也有如云天励飞、思谋科技等企业新秀。
在百强企业中,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的企业有19家;新能源产业的企业有17家;高端装备与仪器产业的企业有11家;网络与通信产业和智能终端产业的企业均为10家。[深圳发布]
15、最高资助百万!深圳向全球青年创新创业者抛出“橄榄枝”
深圳市科技创新局已印发《深圳鲲鹏青年创新创业项目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5月1日起实施,有效期5年,以最高100万元的研发资助和全方位的创业扶持,再次向全球青年创新创业者抛出“金橄榄枝”。《办法》将申请入鲲鹏青年项目库的项目负责人年龄学历双放宽为:不超过40周岁、大专及以上学历(含在读、休学),女性放宽至43周岁,退役军人年龄放宽至45周岁,特别优秀者还可适当放宽年龄。
根据该《办法》,鲲鹏青年项目资助方式更为灵活,采取“先入库,后支持”的工作机制,推荐入库和邀请入库的单个鲲鹏青年项目一次性可获最高5万元创新创业奖励资助,已入库的单个鲲鹏青年项目最高可获100万元研发资助。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探索资金支付“绿色通道”,优化支付流程,提升支付速度。鲲鹏青年项目仅可获得一次创新创业奖励资助,可叠加享有相应赛事奖金。
同时,《办法》对于鲲鹏青年项目不是简单的资金扶持,还包含了配套服务和发展平台:将鲲鹏青年项目纳入深圳市科技创新种子基金库,符合本市相关规定的鲲鹏青年项目,可获得人才优惠、办公场地支持、科技金融支持等,在市级青年人才汇聚项目中对项目负责人予以重点支持。鲲鹏青年项目无需签订合同,不验收,项目团队或承担单位接受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市财政部门等部门依法依规开展的绩效评价和监督检查等。[深圳特区报]